昨天慈善博物馆征得一块海门的义冢[zhǒng]石碑到馆,我因头痛未克亲睹,罗兄示图,并将石刻全文抄录,读之,深庆此石能得其所。
石碑正侧两面题刻,正面刻于道光二十年,记道光十六年底同善堂职员杨秀岩等于海门半洋沙崇海镇北之新港置地,以其粮产收入供义冢收埋无主尸棺用。侧面乃刻于光绪时,所记光绪十二年五月,众善堂职员茅云衢[qú]、曹以仁等,因新港原来之义冢行将坍入江中,乃另行捐资于汤家镇北富民沙西置地,重建义冢,其每岁完粮则委托临近的镇海寺代理。
按石刻所涉及之半洋沙和富民沙,均在今海门三厂镇范围内,其崇海镇,据新版《海门市志》记云:“清道光年间形成。该镇与崇明隔江相对,取用崇明、海门两个地名首字为镇名。1950年坍入长江。”至于镇海寺,民国《海门县图志》记同名之寺有三所,一在浒通镇,一在丁家桥,而在汤家镇者记谓:“清道光时建,有屋六间,占地七亩四分,今小学设焉。”民国时已改办小学,则义冢粮田之代理估计那时就已中断。
光绪《海门厅图志》载海门义冢有三十馀所,本石刻所记之一所尚不在其列。比之其邻之通州,城区东西南各一所,及石港、西亭、金沙、馀西、馀中、馀东、吕四各一所,总共才十所,则海门之量多而散布显然是一特点。此与清初新海门之涨成,江南移民来此开垦有绝大关系,斥卤之地之垦荒,生存条件极差,除一些较大之家族可以自助外,零星移民之亡故,就只有靠慈善团体来料理,义冢即因此而得以广设。这些义冢既早已无存,而相关之物也极为少见,故此石刻的发现我尤其觉得欣喜。罗兄谓此石刻“是一件反映南通本地古代民间慈善机构开展慈善活动的实物史料,也是反映海门江岸变迁的重要物证”,我也同意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