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kǎi]家书》校读一过,释文辨字应属极用心,读之受益。偶有误释之处,此附记之:第五通“茔葬”应为“营葬”;第十通“漆幛漆屏”应为“绣幛绣屏”;第十二通“即如彼,立德求学”,应作“即如彼去德求学”,往德国求学也;第四十一通“想念”应为“相念”;第五十一通“或问西医一声,究之此非小儿所宜也”,应为“或问西医,一考究之,此非小儿所宜也”;第四十四通“即颂侍福凡祉”,“凡”字可疑,也不词,然而此字我也认不出,还望高明指示。
谭延闿给女儿的信,说到印章云:“印章以刻为主,石好乃其次也,特高手非佳石不刻耳。吾言汝印太坏,正指刻手言。上海刻手除吴[沧/仓]石外,不知何人佳,吴年老价贵,尚未必亲刻,故不觅他人。至石则吾尚有可用者,不能至佳,亦可用,当捡出送去也。”印章重刻而不重石质,此语最得我心。至于说吴昌硕刻印,明知其价高而又未必亲手,不知这个“不觅他人”又是何意。
“吾所寄食物乃流连膏,流连二字译音,出南洋。当果熟时,土人放假,就山食之,若中国之过年节也。此膏即其果所制,就此可食,不必以开水冲也。然胃弱者辄谓其有异味。”这儿的“流连”,就是现在写的“榴莲”,我大概也属于那种胃弱者。
“顷得仲颐书及所送火骽[tuǐ],此杭州所谓腰峰,佳品也。”"火骽"就是现在说的火腿,而杭州那个“腰峰”的名字却也别致。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
谭延闿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去世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谭延闿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著述有《组庵诗集》等, 其精于美食,为组庵湘菜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