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人把菊芋叫作“生姜芋”,这是因为它的块茎很像生姜。无论叫菊还是生姜都有其道理,可与芋却攀不上亲戚,一个在菊科向日葵属,一个在天南星科芋属,关系甚远,最多也只是地下都有可食用的块茎而已。
菊芋原产于北美洲,因为从洋鬼子那儿来的,所以又有别名叫“洋姜”或“鬼子姜”。这种取名指向明确,并且不与芋艿搭关系,就是大中华气浓了些。
曰姜曰芋,都着重在它那可食的块茎。其吃法有用趁鲜切成丝片素炒或加肉丝炒食的,没有试过,不觉得口感会好。一般都是腌制,先母以前也买来自腌。腌制也有些关键处,如块茎洗净后,一定要晾晒干水分至表皮起皱,否则容易发黑腐烂。有人干脆不洗,直接带泥腌渍,这也是为了防止变质。浸渍的盐分也重要,太咸难入口,太淡易变酸。听说棒人也把菊芋做成泡菜,不知其味如何。
菊芋植株在农村的屋角沟头很常见,而在城区就稀罕,偶一遇见,忍不住要留个影,向它打声招呼。其实它的花也是挺好看的。
深秋是菊花的天下,只是如今人们审美趣味有转变,原本表征清寒的菊花也被培育得丰腴富贵。这珠光宝气多看容易起腻,疏篱野径之菊既难寻觅,不妨就代赏以菊芋之花罢。
小贴士
菊芋,拉丁名Helianthus tuberosus (L. 1753),菊目菊科向日葵属洋姜种。又名洋姜、番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高1-3米,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基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长卵形至卵状椭圆形。上表面粗糙,下表面有柔毛。叶缘具锯齿。有叶柄,柄上都具狭翅。
头状花序较大,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呈黄色,管状花花冠亦黄色。花期8-9月。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个有毛的锥状扁芒。原产北美,十七世纪传入欧洲,现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菊芋耐寒、耐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很少发生病虫害。块茎可食用,含有丰富的淀粉。新鲜的茎、叶可作饲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其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
另外,菊芋中的菊糖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把菊芋中的根茎捣烂之后可以拿来外敷,治疗无名肿毒和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