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看到一张南通大润灰厂的照片,其厂房的山墙上方还隐约能见“大润灰厂”四字。然而对于该厂我却一无所知,后来也询问过一些老辈,都没有人能知道。近来偶然翻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刘叔璜写的《南通手工业史料》,不意竟找到一些影子。其所记颇有史料价值,因将这一段录于下:
壳灰业:在解放前,本市制壳灰业有二户,一在姚港坝十九号,名“大闰壳灰厂”,厂主邬升荣,有四五人,约从民初开办的。一在天生港,名“三兴壳灰厂”,约在1920年时开设的。原料是文蛤壳,工作法是放窰里烧。用天生港电厂的二炭,烧一天即成壳灰。工具有筛子,包装用蒲包。可替代石灰之用,而价值较廉。主要销售地区为舟山列岛和宁波等地,供修船和建筑造房用。但壳灰在本市一带难以销售,一方面人民心理和建筑工人不习惯用。据瓦匠工人反映,比不上石灰好用,质量比石灰较差,因此壳灰销路不广。
文中的“大闰壳灰厂”应就是照片里的“大润灰厂”,“闰”显然是个错字。南通地区没有石灰岩,所以烧制石灰受原料的限制,而海产的文蛤(蛼[chē]蛾)等贝壳却丰富,于是这才有壳灰业的出现。记得张謇为了防止贝壳外流,在1920年写有致海门、如皋和南通县署的通函,其文为:“敬启者:蛎壳、蛼蛾壳等为制石灰原料之一,通、如、海沿海一带产出最多。在交通未便以前,到处倾弃,近则专运出口矣。兹因三县工程建筑日繁,所须石灰等料日广,特行组合石灰厂烧用。希赐转饬各该警局查禁出口,无任感荷。”
信中的“蛎”,原稿误写作“砺”,结果各本都承此误,现在我特地更正一下。蛎壳即牡蛎的贝壳,这在本地海产贝壳里算是块头最大的了。张謇提及的“特行组合石灰厂”,似乎就是刘叔璜文中所说建在天生港的“三兴壳灰厂”,时间也正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