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籍事风波,知之者已多,当时如果不冒籍,正常的做法就是由有举贡以上身份的人担保而赴试。事实上,当年也有人愿为担保的,只是被他的老师给回绝了。这事在张謇的《归籍记》里的有记述,并录下了两位宋老师间的通信。现将这一段录于下:
同治六年丁卯,謇年十五岁,在西亭塾。四月,宋紫卿师与璞斋师讯,言静海乡廪生易兰士欲致余试静海。讯云:“昨午后易蔚霞约往伊处,其族人廪生兰士在焉。蔚霞撮合长泰(謇小字)入籍,弟以学问尚歉未能应试对。惟院试在即,不日当补考,此事如何处置,兄可便道新地,一候廪生张宝琛,微叙其事,看渠意如何。弟想此事若行,势非公保不可。公保人多,钱亦难少,实费踌躇。兄到彼,止言系先父学生,家道平常,笔下亦平常,幼童观场,并无奢望,若数目太多,恐难径行。如不甚著重,可令车来,弟即往妥议。”璞斋师不允。
估计很少有人会注意文中提及的那个“易兰士”,而我却因缘凑巧,竟看到此公的两页篆书册页,并由此在《南通易氏三修宗谱》上看到此公的小传,知其大名为荣曾,生于道光元年,卒于光绪七年。其小传也录于下:
希曾:字圣传,号兰士,别号醉经子。廪贡生,辛巳相寿六十有一。工书,善篆隶,著有《十三经注集成》。晚年娱情山水,颇有陶靖节之风度。配周氏;继蒋氏,年五十九岁卒。子四:恭寿、泰来、泰阶、泰临。女二:长适陈金铎,次适成荣绅。墓在潘灶港西南,主穴。
由《静庠题名录》而得知他于道光二十年入学,咸丰六年补禀贡生。因为易氏为古海门人,江坍内迁后此海门改作静海乡,故其学籍为静海。看来他一具备贡生资格,就准备保张謇参加静海乡试的。
易氏的篆书所写为两首唐人五律,作者分别为许浑和韩翃,所写篆体看着很怪,似乎叫作“凤尾篆”,感觉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其人作品极少见,不妨视为“吉光片羽”。所写之诗也录于下,以便对照着看。韩诗里的“亦”字似乎错写成“已”,而“已”字又被成成“己”了。
许浑的诗为: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韩翃的诗为: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