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苑早期办的测候所,也有写作测候室的,究竟是所还是室,一直未见有人分辨。《南通气象志》里有个“初名测候室”的提法,猜想可能是误读博物苑创办初期时张謇的两则文字而来。
一则是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张謇的日记:“复与孙子鈇(钺)、宋跃门规度博物苑之建筑,拟测候室三间,动、矿物陈列室楼三间。”这里的测候室指的是建筑,是用于测候的处所。另一则是博物苑表门石额跋文里的“越岁丙午,苑馆、测候室成”,“苑馆”是指用于陈列的南馆(张謇名之为“博物馆”),也即上引日记所说的“动、矿物陈列室楼”,而“测候室”在此也只指作为测候用的屋室。此跋作于光绪三十二年,那时才是建筑初成,及至装置仪器开测又是两年以后的事。由此可见,这里的“测候室”与作为机构的“测候所”并不是一回事。
查核早期文献,作为机构的名称都作“测候所”,如苑图所标以及《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绩》《南通县图志》等所记,其实创苑之初张謇致信宋跃门询问基建事,也有称“测候所”的。孙渠先生的《回忆南通博物苑见闻》有云:“当时的中馆是三间平房,中间为会客室,西房为职员寝室,东房为测候所。屋顶上有一晒台,约四平方米,名为观象台,设有测风力、风向、雨量等仪器。”可见规模甚小,也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才被后人叫成“室”,使之与后迁至农校的测候所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