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寺巷南端看到一堵用五山石砌成的墙,这原来是张謇时期所办农会的围墙。五山石又叫紫琅石,出自城南的五山,用它来垒砌的墙,以往还能看到些,但现在在南通已成为独种了,只是似乎尚未受到文保部门的关注。其实作为农会旧址的唯一遗存,也应把它保护起来的。
或问为何要用五山石来垒墙?我想这就与南通建造新城有关了。明代万历后期,州府为防倭冦的来犯,决定在旧城之南增建一座新城,并开采五山石块来筑城墙。此举曾遭一些乡绅的反对,认为开凿山石会破坏南通风水,同时也觉得倭患已经消弭,不必徒劳此举。然而,终究官家势强,新城还是建了,只不过工程有些豆渣,到了清代康熙时,城墙就已坍塌殆尽。清末利用东寺的馀屋办农会,其围墙用上原为城墙的石块,也是很自然的事,何况农会正处于新城范围之内。我甚至觉得,原来我们濠河的岸驳及老城铺街道的五山石碎块,就是取材于这坍塌的新城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