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说铃】(219):张謇致从子仁祖便函

南通博物苑 2018/12/13 10:03:56

张謇致从子仁祖敬孺)便函一页,十多年前曾见诸某拍卖会,现今又重现卖场,卖家保真,如非高仿则可相信。 

此函与博物苑相关,故我也特别留心。兹先录其文:“用煤吸水机已借得否?苑中荷塘水过没荷,不速救之,佳荷将绝,奈何?敬孺从子。啬翁,七月十六日。”附言:“令康凤仪来看喷水机坏处。

内容很明白,博物苑荷塘(池)水太大,张謇让仁祖借吸水机来排水,以保塘内的佳种荷花。按博物苑的荷塘本就装设喷水龙头,而其旁有风车能提塘水至水塔,以供喷水及花草浇灌。塘内水大显然是因连续大雨所至,估计其时风车带动的提水设备又发生故障,无法排水,所以有请人来看其毛病之附言,那个“康凤仪”,猜想是一位机匠之类的技术人员。

至于让仁祖来调借吸水机,显然是因为他当时在唐闸任实业警卫团团长,该团所设消防队有较好的设备。“用煤吸水机”应就是清末开始流行的所谓“火龙”,也即一种以燃煤蒸汽机为动力的消防泵。

信函的时间可以由仁祖任职期间推之,也即从1914年出任实业警卫团团长始,至1918年春因火灾致病而亡为止的四年内,而其间更能符合当季因大雨致荷塘水涨的,则为1916年。是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张謇在日记上录下他所作题为《连雨不止,河水大涨,田稼淹没殆半,悯我农人而作》的两首七绝:

豆萎禾伤草怒生,悠悠天意未分明。
世间宁有天骄种,陇上耰[yōu]锄待放晴。

淮北江西望雨愁,如何横潦海东头。
蛟龙未必真神俊,箕[jī]毕何因解应酬。

本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公历7月23日,比此信的时间后了一周,看来连续的大雨,让张謇本来的忧荷进而转为忧农了。

张謇的忧荷也有其道理,因为塘中之荷自有“佳种”。查《博物苑品目》,当时种植于荷池的荷花除睡莲及不属于荷的凤眼莲外共有六种,计锦边种、红色种、白色种、并蒂种、绿色种和锦带种,都是张謇赠送的,而后两种名品还引种于苏州,想是得来不易,故张謇才特别关心。此荷池现今仍存,几时把这六种荷花配齐,也算不辜负前贤的惦念。

往 期 回 顾

【赵公说铃】(218):冯光九与张謇
【赵公说铃】(217):冯光九与范伯子
【赵公说铃】(216):冯光九
【赵公说铃】(215):歌舞剧《上元锡福》
【赵公说铃】(214):七佛殿
【赵公说铃】(213):北码头
【赵公说铃】(212):醒石上的明代题刻
【赵公说铃】(211):醒石
【赵公说铃】(210):海月岩题刻
【赵公说铃】(209):《蹋圆图》扇面

阅读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