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说铃】(211):醒石

南通博物苑 2018/11/23 9:06:16

说说悲催的名盘醒石”。

这是狼山东北山脚的一块临溪独石,说它悲催,是因为自打明代《万历通州志》开始著录时,它的名字就被错写成“名盘醒石”,而且一直相沿到现今。

这块石头上现存有石刻两处,一宋一明,先说宋刻。

照宋刻所记,其上原题石名,不过那时文字就已不看不太清了。万历志记录下宋刻的文字,大字题名“名盘醒石”,小字跋语为:“石上旧题此二名,惜其不显,命弟理丞端方大字题之,宋熙宁癸丑三月十九日,仅提点刑狱晁端彦美叔记。”后来志书几乎都抄此,甚至还有把文字抄错抄漏者。 


>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受穆老之命调查五山石刻,把此石刻仔细观察了一番,除看出跋文日期“十九”实是“十七”之误外,更重要的多看出了“”和“”两个大字。此题名与跋文写法与寻常的竖写左行不同,而是竖写右行,即从左向右读。大字原为两行各三字,因下端被苔藓所掩,不细心就只能看到上部的各两字,再以通常习惯作左行读,就成了“名盘醒石”,实际应该是“醒石一名盘石”。名为“醒石”,想是有意与陶渊明的“醉石”唱反调,表示“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而称作“盘石”,则完全是从它的形状而来的。这两个大字的看出,终于使古人命名此石之意全然明白,可以不用再曲尽理由来解释那个难解的“名盘醒石”了。

我把这一发现汇报穆老,他让我草一小文于报端,以正沿袭之误。遗憾的是小文却又让人给误读了,前一阵翻看近年出版的“江海文化丛书”之一的《狼五山》,却见“名盘醒石”一章写着:“据文物工作者考证,‘名盘醒石’题刻,因漶[huàn]蚀不显,应为‘名盘一名醒石’。”这个“文物工作者”肯定说的是在下,只是把我所是正的“醒石一名盘石”说成“名盘一名醒石”,真是活见了鬼!

醒石的题刻,就其跋语可知,大字题名为晁端方所书,而小字跋文则是其兄晁端彦书。然而以往人们都把大小字看成两块并不关的题刻,这样那大字题名就一直不知时间和作者。自从我多认出二个大字后,这才明白它原来是一个整体。可惜这认识虽被新《五山志》采用,可仍有作者沿用旧说,真让人无可奈何。


小贴士
晁端彦(1035~1095),字美叔,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人,晁端友之兄,北宋文学家。仁宗嘉佑四年(1059)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与苏轼交好。

往 期 回 顾

【赵公说铃】(210):海月岩题刻
【赵公说铃】(209):《蹋圆图》扇面
【赵公说铃】(208):半粟亭
【赵公说铃】(207):望海楼
【赵公说铃】(206):张謇对南通和无锡自治的比较
【赵公说铃】(205):王锡畴指画观音像
【赵公说铃】(204):香橼
【赵公说铃】(203):曹文麟佚文两篇
【赵公说铃】(202):沈曾植曾作张謇寿文
【赵公说铃】(201):实业路

阅读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