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内陈列的南通孔庙礼乐器里,有几只带刻款铜爵,文作“知州傅锦置”字样,因知是弘治三年(1490)通州知州傅锦修孔庙时所制,距今也有五百多年了。
这位知州傅锦,嘉靖《通州志》上没有他的传,但其事迹却散见于各卷,据此可以知道他是浙江余姚人,成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即来就任,在通六年,为地方上做了不少事,比如疏浚市河、修水关及州衙、察院、铺舍等,最初将南门长桥改建成石桥也在他任上。而孔庙建设致力更大,志称他:“重修大成殿、两庑[wǔ]、明伦堂,易棂[líng]星门以石,又构后堂并轩四间及泮[pàn]宫石桥,鼎建学门三间”,当时人还专门为此作记立碑。
假如按上面列举的来为他下断语,这事就容易偏颇,因为万历《通州志》虽给他立了传,但却放在记载负面人物的“外传”。传称“其人美丰姿,有口辩,遇事风生,案无滞牍”,还是夸他有才干的,但接着话锋一转,谓“然自多其才,果决敢用,于是不理于口”。“不理于口”就是口碑不佳,原因就来自他的恃才专断。这毛病还可以原宥[yòu],再下去就叙及要害了。
那是他升任刑部员外郎以后的事,小传记录了在南京吏部任考功主事的泰州人储瓘和通州人周臣的对话,原文为:
瓘谓周臣曰:闻傅锦守通时号“十万”,有诸?
臣答曰:通如斗大,焉取十万?如十万臣尚能为彼誓,半或有之。
瓘曰:犹以为少邪?
臣曰:彼犹以为少也。
“考功”这个官乃是专门负责对官员绩效进行考核的。文言恐不便于多人阅读,下面给翻译一下:
储瓘问:听说傅锦在通州做知州时,有别号称他‘傅十万’,是不是真的?
周臣答:通州不过升斗大的块地方,怎能弄得到十万银子?如果说他十万,我还能为他发誓说不可能,但是打个对折,那倒是可能有的。
储瓘说:这一半之数还觉得少吗?
周臣答:他还觉得少的呢。
就这样,傅锦的官给端掉了。想来傅锦仗着能干,在通大做工程,这工程多则费用进出也多,钱看多了,却把一个贪心给培植起来了。《万历通州志》为他立传,是钉他于耻辱柱,而我们如今再看他制作的铜爵,恐怕也会多一层感慨吧。